訊技科技首頁 最新公告: 繁體中文|English|全站搜索
欄目列表
FRED
virtualLab
Macleod
OptiWave
GLAD
OCAD
Litestar 4D
EastWave
JCMSuite
LASCAD
最新發佈

案例4 動態多模分析和調

當前位置: 首頁 > 服務項目 > 案例分析 > LASCAD >
案例4 動態多模分析和調Q運轉模擬
時間:2022-08-18 16:57來源:未知作者: infotek點擊:列印
1.介紹


       動態多模分析的目的是進行雷射多模和雷射調Q運轉分析。雷射腔內橫模結構近似為HG和LG模式。HG和LG模式是不同本征頻率對應的正交特徵函數,我們假設模式之間的橫模振盪互不幹擾,因此模式之間的短時干涉影響可以忽略。基於這個假設,起振模式中的反轉粒子數密度和光子數是由下麵的以時間為變數的3D速率方程描述:



       方程1-3描述反轉粒子數密度,腔內總光子數,歸一化光子密度分佈,單個橫模的光子數,相應的單個模式歸一化光子密度分佈。在單個模式中基於光子數的時間和光子密度分佈用於描述整個橫模結構的分佈。採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得到與時間相關的模式競爭效應分析和腔的多模行為。該計算結果可用於計算光束品質和雷射功率輸出,描述與時間相關的Q開關運轉。


       方程2-3中的參數如下



       方程2-3用於四能級雷射系統。准三能級系統的多模分析還在研究中。三能級(泵浦能級)和能級2(雷射上能級)之間,能級1(雷射下能級)和能級(基態能級)之間的快速衰減速率已被假定。

       在前面的章節中有詳細的關於計算雷射輸出功率,Q開關運轉和光闌影響的參數和方程之間的數學關係的介紹。或者,可以點擊LASCAD主視窗主功能表的“Help DMA Code”。

       接下來有一個關於DMA編碼的指南。它顯示了怎樣比較合理地定義DMA GUI中單個輸入參數來模擬CW多模操作,Q開關運轉和光闌的影響。


2.雷射器連續輸出時輸出功率,模式競爭,和光束品質的模擬

       要使用DMA編碼,需要在腔內插入一個熱透鏡晶體。可以參照教程1的說明,準備一個端面泵浦的晶體。簡便地,我們可以直接打開tutorial-1.lcd檔啟動腔結構,該檔可以在LASCAD的子目錄“tutorials”中找到。在我們設置好FEA編碼和在模式腔內插入晶體後,在LASCAD主功能表中選擇 “Dynamic Multimode Analysis”,打開DMA視窗。在該視窗中,點擊Open GUI for DMA,打開“Dynamic Multimode Analysis”。該窗口有5個標籤,如下:

2.1 高斯模式選項

       點選該選項並選擇“type of Gaussian modes”來近似雷射模式結構。如果模式結構是象散的,選擇Hermite-Gaussian模式。在旋轉對稱腔結構設計時,選擇LG模式更好。但是,如果橫模數量較多,則推薦採用Hermite-Gaussian模式,高階LG在數值上更複雜。模式類型選擇會自動地基於雷射模式結構的象散選擇。“Maximum transverse mode order”定義在x和y方向的最大傳輸模式階數Nmax。但是,隨著Nmax的增加,由於總模式數,因此M也會跟著變大,將耗費一定的計算時間。
       
       如果Nmax已經定義,我們需要設置“Number of grid points in x- and y- direction”足夠大來解決高階傳輸模式的傳輸強度振幅分佈。否則,該數值和熱FEA中使用的橫向格點大小一樣。熱FEA大小仍然保留“Number of grid points in z-direction”。

       “Stretch factor in x- and y-direction related to beam diameter”的定義嚴格依賴於Nmax和在Help中描述的泵浦光分佈情況。如果Nmax=0,我們就需要將伸展因數設置為2來考慮基模和吸收泵浦光功率分佈的疊加情況。

2.2 速率方程選項

       雖然該標籤的定義已經在LASCAD的“Laser Power Output”視窗定義過,但是還是有必要在該標籤中再定義一次。與時間無關的雷射功率輸出結果相比,該視窗處的定義需要與別的輸出一致。

2.3 CW運轉選項

       “Time resolution”的預設值10ns,與普通雷射結構相符。但是,該條目和“Time period used for simulation”應該受計算結果控制。

2.4 光束品質

光束品質因數
是根據Siegman and Townsend用如下方程計算的

分別是i階高斯模式在x和y方向的橫向模式階數。係數的定義為

                        


其中,是在時間t時的總輸出功率,是單個模式的輸出功率。

2.5 結果

       DMA GUI中點擊“Calculate”,彈出DMA Calculation視窗顯示計算進程。在視窗顯示的資訊中,如“Power output for TEM00 mode using CW time independent recursion formula” 用於與相關計算的對比,在Laser Power Output視窗打開後開始計算。

       在計算末,顯示了最後四分之一模擬時間的單個模式平均功率輸出。為了減少輸出尖峰的影響,平均時間必須嚴格與模擬時間的四分之一相同,如圖1。如果尖峰擴展到最後四分之一模擬時間,我們推薦增加“CW Operation”標籤中的“Time period of simulation”。接下來,如果沒有其他具體的參數指定,物理量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平均。
如果按照教程1中的條件設置腔結構,並保持DMA GUI選項中的預設設置(除了將Nmax設置為3),我們可以得到表1中的結果。
 
Mode (0,3): 1.23341
Mode (0,2): 0.598921
Mode (0,1): 0.560508
Mode (1,2): 0.550806
Mode (3,0): 0.545464
Mode (1,3): 0.491664
Mode (0,0): 0.456887
Mode (3,1): 0.417439
Mode (1,1): 0.413295
Mode (1,0): 0.346157
Mode (3,3): 0.323292
Mode (2,2): 0.321322
Mode (2,1): 0.305183
Mode (2,0): 0.160791
Mode (3,2): 0.149285
Mode (2,3): 7.35643e-040

表1 單個模式功率輸出教程1中腔結構


       該結果顯示教程1中象散對吸收泵浦功率密度的影響,在x-z平面呈高斯分佈,在y-z平面是指數為10的超高斯分佈。如表中所示,模式(m ,n)和模式(n, m)的功率大小不同,例如,Mode(0,3)功率為1.31W,Mode(3,0)的功率僅有0.57W。結果,x方向和y方向的光束品質不同。總輸出功率為6.87W。

       在關閉DMA和LASCAD之後,我們也可以通過打開DMA相關目錄下的output.txt檔查看數值結果。

       點擊DMA GUI的“Show Results”按鈕,打開DMA觀察器查看結果。在觀察視窗下方的下拉清單中可以選擇重要的2D和3D圖。


圖1 輸出功率隨時間變化

       圖1顯示,隨時間變化的輸出功率圖。計算開始時假定反轉粒子數密度。因為這不同於熱平衡條件,所以一開始會看到尖峰,隨著時間的增加輸出功率逐漸變小,最後會趨向於常數。基於腔結構,我們有必要增加“Time period used for simulation”來實現收斂。

       單個模式隨時間變化的輸出功率也可以單獨顯示。

       同時也可以顯示隨時間變化的輸出功率二維圖,沿腔軸TM00模式光斑圖。 “Beam profile in the crystal” 三維圖,基於單個模式對總輸出功率的貢獻,顯示了它們之間的疊加。基於教程1的腔結構的例子,如圖2。該圖顯示了教程1中吸收泵浦光功率密度的象散分佈影響。可見,強度分佈有很明顯的象散,y方向的高階橫模比較突出。


圖2 晶體中光束截面分佈



3 Q開關運轉模擬


       在“Pumping”下拉清單中可以選擇兩個不同模式的泵浦,CW泵浦和脈衝泵浦。脈衝泵浦可用於近似被動Q開關模型,見第3.3節。

3.1 CW泵浦

       對於連續波長泵浦,由重複固定頻率引發的預定義脈衝也可以計算。在速率方程中引入較高的人為腔損耗可以抑制裝入時的雷射震盪,可以在“Q-switch induced loss during load phase”框中定義。我們通常採用該參數的預設值0.8。因為在載入期沒有受激輻射發生,此時產生粒子束反轉。

       如果打開週期大於0,人工調Q損耗不會立即減少,但是會在已定義的開放時間不斷地降低到普通腔損耗。但是,該參數對脈衝能量和形狀只有非常微小的影響。
.
       因此,一個合適脈衝週期的定義很重要。該值不代表脈衝物理寬度,僅定義了脈衝計算的時域。在脈衝產生時,粒子束反轉和光子密度會瞬間變化,很有必要在脈衝週期內定義一個數值較大的時步來獲得較好的離散。因為腔結構會導致脈衝生成被延遲,可能需要我們設置脈衝週期比脈衝頻寬大,來阻止脈衝展寬成弛豫週期。

       載入時間“Load period”+打開時間“opening period”+脈衝時間“pulse period”必須小於脈衝重複週期“pulse repetition period”。在計算多個脈衝時,剩餘時間就是鬆散週期,是脈衝週期和新的導入時間之間的緩衝區。在鬆散週期中的時步可以很小,因為粒子束反轉和光子密度在此時幾乎不變化。

3.2 CW泵浦結果

       再一次結合教程1中的腔結構與DMA GUI標籤中的預設設置,除了設置基模(Nmax=0),計算結果顯示了3個脈衝中的最後一個。


       Power output averaged over pulse repetition period [W] = 2.92419
       
       Pulse energy [mJ] = 0.194946

       Pulse width (FWHM) [ns] = 5.15

       Average Beam Quality M2 in x-direction = 1

       Average Beam Quality M2 in y-direction = 1

       Peak power output 32216.1 [W] at time 0.000198894 [s]

 
       輸出脈衝的最大值提供了光學元件損耗的重要資訊。

       像“DMA Viewer Help”描述的,在放大“Power output over time”的二維圖後,可見脈衝外形。圖3顯示了一個典型的脈衝形狀的例子。



圖3 CW泵浦典型脈衝外形


3.3 脈衝泵浦

       除了“CW pumping”,“Pulsed synchronous with Q-switch”也可以選作“Mode of pumping”。該輸入可用於創建被動Q開關的近似模型。在脈衝泵浦的情況下,假設泵浦的起始時間與導入時間同步。在連續波泵浦中,脈衝泵浦頻率明顯要比脈衝重複頻率小很多,但是兩種脈衝的時間間隔很大。因此,脈衝之間沒有重疊發生,我們限制脈衝數為1。計算的時間週期以脈衝週期截止。

       然而,脈衝重複頻率必須由以下因素來定義。目前的LASCAD版本使用一個時間獨立的代碼進行熱分析。在熱分析時,如果採用脈衝泵浦,我們需要採用泵浦功率平均時間。如果泵浦頻率大於60HZ,近似精度就足夠了。在FEA窗口定義的值是用泵浦功率平均時間除以“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與“Load period”乘積,採用該計算可以得到脈衝泵浦的泵浦功率。因此,兩個條目都必須在選項卡Q-switch中定義。低泵浦頻率和單泵浦的與時間相關的熱FEA還在研究中。
因為脈衝泵浦很容易實現很高的粒子束反轉,相比於連續波泵浦,輸出鏡的反射率低一些。我們繼續使用教程1中的腔面結構,Nmax=0,速率方程標籤下的輸出鏡的反射率為0.5,調Q條目的設置也一樣,得到如圖4的結果:

       Pulse 0: M2x = 1 M2y =1

       Power output averaged over pulse repetition period [W] = 71.8257

       Pulse energy [mJ] = 14.3687

       Pulse width (FWHM) [ns] = 0.495

       Average Beam Quality M2 in x-direction = 1

       Average Beam Quality M2 in y-direction = 1

       Peak power output 2.3572e+007 [W] at time 0.000200002 [s]

       Power averaged over whole simulation time [W]: 71.8257,

       with whole simulation time [s]: 0.00020005.

       Power output of individual modes averaged over computation period [W]:

       Mode (0,0): 71.8257

       Power output summed up over all considered modes = 71.8257



圖4 脈衝調Q參數設置

 
圖5 脈衝泵浦脈衝外形
 
       採用圖4的輸出參數,得到圖5所示的脈衝形狀。


4 光闌影響模擬

       “Apertures”標籤下的條目可以設置高斯光闌和硬邊光闌,另外,也可以是硬邊、高斯或者超高斯的平面鏡。

       4.1 硬邊光闌和平面鏡

       硬邊光闌或者平面鏡可以是橢圓的,矩形的。在“Type of Aperture”的下拉清單中選擇相關條目。

       如果孔徑的位置小於0,光闌代表了輸出平面鏡(即右端面鏡),在x,y方向的光闌大小不等。
採用教程1中的腔面結構,Nmax=3,半徑大小為0.2mm的圓形端面鏡,運行連續波計算。表2顯示的結果與表1不同,因為輸出平面鏡的半徑大小有限。只有模式(0,1),(1,0)和(0,0)對輸出功率起作用。相應地,與2.5節中沒有使用光闌的結果相比,輸出功率從6.9W減少到4W。但是,光束品質得到改善,

Mode (0,1): 1.83459

Mode (1,0): 1.42093

Mode (0,0): 0.721171

Mode (1,1): 5.85802e-042

Mode (2,0): 4.07249e-042

Mode (0,2): 2.36935e-042

Mode (2,1): 9.62273e-043

Mode (1,2): 7.98643e-043

Mode (3,0): 6.69612e-043

Mode (0,3): 4.63281e-043

Mode (2,2): 3.62786e-043

Mode (3,1): 3.49377e-043

Mode (1,3): 2.9093e-043

Mode (3,2): 2.12117e-043

Mode (2,3): 2.08619e-043

Mode (3,3): 1.53504e-043
表2 最後四分之一模擬時間的單個模式平均功率輸出

       採用教程1中的腔結構,另外,輸出平面鏡的半徑大小為0.2m


      4.2 超高斯輸出平面鏡

       在“Apertures”中可以定義高斯或者超高斯輸出平面鏡。在高斯選項中,還需要選擇“Type of aperture”,設置孔徑的位置小於0。在本例中,輸出平面鏡的反射率由定義,其中超高斯指數是週邊底部反射率。對於,採用的計算值,其中需要在“Rate Equations”定義“Reflectivity of output mirror”。

       因為ABCD矩陣演算法中沒有考慮超高斯光闌,所以超高斯分佈內部就採用指數SG的高斯近似,如圖6所示,SG=4。該近似是合理的,因為只有半徑小於的模式才會對總的模式外形造成影響。獲得的高斯擬合用在ABCD矩陣演算法中。


圖6 SG=4的超高斯反射率分佈的高斯擬合
 

       接著,我們繼續採用教程1的腔結構,Nmax=3,其他與10.4.2.4,10.4.4.1節的設置相同。運行連續波計算,我們得到表3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由於超高斯輸出鏡,僅有00模式存在。相應地,光束截面分佈顯示了著名的高斯基模外形。令人驚奇的是,該模式的功率為4.22W。該大小與2.4節得到結果相比,明顯高出了很多,4.2節中所有模式的總功率為6.87W。

       與硬邊光闌的結果相比,硬邊光闌條件下的輸出功率為4W,而超高斯光闌的輸出功率為4.22W,然而,x,y方向的光束品質改善到1。
 
Mode (0,0): 4.22301

Mode (0,1): 3.01251e-041

Mode (1,0): 1.1211e-041

Mode (0,2): 8.25512e-042

Mode (1,1): 6.72075e-042

Mode (0,3): 4.86947e-042

Mode (1,2): 4.73229e-042

Mode (2,0): 4.64064e-042

Mode (2,1): 4.03505e-042

Mode (1,3): 3.73545e-042

Mode (2,2): 3.60176e-042

Mode (2,3): 3.24972e-042

Mode (3,0): 3.24888e-042

Mode (3,1): 3.21808e-042

Mode (3,2): 3.16512e-042

Mode (3,3): 3.05088e-042
表3 最後四分之一受激時間的單個模式的功率輸出
基於超高斯輸出平面鏡,教程1的腔結構的計算

5.結論

       上面章節的所有計算證實了DMA編碼用於多模競爭的動態分析和Q開關都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該工具可以計算與時間相關一系列單個橫模的相互作用,光束品質,雷射輸出功率,橫模結構的強度分佈,連續波和脈衝泵浦的脈衝外形,脈衝波峰強度等。因此它給雷射工程師在優化雷射腔結構時提供了重要的資訊和説明。
 



關於我們
公司介绍
專家團隊
人才招聘
訊技風采
員工專區
服務項目
產品銷售
課程中心
專業書籍
項目開發
技術諮詢
聯繫方式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中正路746號9樓之5
電話:+886-2-3233-2748    傳真:+886-2-3322-9865
課程:course@infotek.com.tw
業務:sales@infotek.com.tw
技術:support@infotek.com.tw
官方微信
掃一掃,關注訊技光電的微信訂閱號!
Copyright © 2014-2016 訊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