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系統是由各種不同光學材料製作的光學元件組成的,同時還必須由各種不同金屬材料製作的結構零件支撐起來的一個完整的光學部件才是一個完整的光學系統。正因為如此,由於各種材料在不同環境溫度和大氣壓力下的熱效應會使光學系統結構參數發生變化,這就是光學系統的熱效應。光學系統受環境熱效應的影響必然會影響系統的成像品質。為了保持光學系統成像品質的穩定,利用構成光學系統的各光學材料和金屬材料的不同熱效應影響平衡光學系統結構參數的關係維持系統成像品質的最佳效果,這就需要對光學系統的熱環境進行分析以求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這就是光學系統熱分析,分析光學系統熱環境影響求得系統成像品質穩定,這就是光學系統熱環境分析的目的。
求得光學系統熱平衡,一般有以下途徑,一是適當選擇光學系統光學材料的熱效應影響,也就是利用光學材料的熱效應包括材料的熱環境對材料折射率的影響和零件中心厚度的影響,相互匹配求得系統成像品質的穩定;二是綜合考慮光學材料和金屬材料的熱環境影響平衡系統成像品質的穩定;三是精心設計光學系統的機械結構,採取複合套筒結構控制光學系統表面間隔變化求得系統成像品質穩定。所謂複合套筒結構就是利用不同膨脹係數的金屬材料構成雙筒式結構代替簡單的隔圈結構,可以任意獲得光學間隔的熱變化量。

圖1 系統熱平衡綜合計算
為了適應以上熱平衡效果,在OCAD程式主介面的“編輯”功能表內選取“光學系統熱環境分析”後會彈出如圖1光學系統熱環境分析表單介面。在介面的表格上方給出了“環境溫度”和“大氣環境特性”的選擇。其中大氣環境特性的選擇還有“大氣壓力”和“海拔高度”兩種方式,其實不同海拔高度也就體現了對應大氣壓力,由於不同光學產品面對的要求不同,此兩種選擇方式只是為了適應不同的要求模式而定,程式還可以把海拔高度換算成對應大氣壓力。

圖2 系統熱熱環境分析
有了環境設置,就是光學系統光機結構參數,在介面的表格內不僅列出了系統光學參數,還有保證光學零件間隔的隔圈材料牌號及長度尺寸。如果使用複合套筒結構的還可以分別給出隔圈和副隔圈的材料牌號及長度尺寸。副隔圈的長度尺寸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為方便給定系統隔圈金屬材料牌號,本程式有一個常用金屬材料庫供選擇,而且本常用金屬材料庫還是個開放式資料庫可由使用者自由增刪。
圖3 光學系統熱環境分析資料表
建立好以上資料即可進行各種光學計算及分析,及時瞭解系統熱環境變化後系統成像品質的變化以便及時採取措施,更換材料以求系統熱平衡。
為了同時瞭解各不同環境的複雜變化,程式可以同設置多重結構進行各種不同環境溫度和大氣壓力的組合。利用如圖1表單填寫熱平衡資料就可類似計算變焦系統一樣以動畫形式同時計算系統在不同熱環境下的像差曲線如圖4及資料值供分析參考。
圖4 系統不同環境條件下像差曲線圖

圖5 系統熱平衡多重環境單選化綜合計算
在建立完多重使用環境條件後,必須選擇如圖5中“系統熱分析”可選項後,在每次做任何光學計算時都會同時計算或顯示各種不同環境下的資料或圖形,在顯示各種曲線或圖像時會像變焦系統一樣以動畫的形式動態顯示,便於全面瞭解各種不同環境下系統成像品質的變化。
每次計算都要全面計算或顯示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資料和圖形固然好,但會使整個計算量過大,影響計算與分析速度。為此還可以採用選擇在指定環境下進行計算和分析。此時只要放棄選擇“系統熱分析”,此時在該選擇條後會出現一個選擇文字方塊,如圖5。此時程式只計算指定環境條件下的各種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