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ptisystem應用:光電檢測器靈敏度建模 |
時間:2022-03-05 19:18來源:未知作者: infotek點擊:次列印 |
任何光接收機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是光電檢測器(其將光功率轉換成電流)。根據系統性能目標,可以使用PIN或APD(雪崩光電二極體)光電探測器。
誤碼率(BER)是用於確定通信傳輸系統可靠性的主要指標,通常與接收機靈敏度值相關聯,該靈敏度值定義必須到達光電檢測器以實現所需BER性能的最小平均光功率。 或者,可以從採樣信號統計中計算通道的Q因數,並用於估計系統BER(OptiSystem支援兩種計算方法)。
光電探測器在定義基本通信系統的最終靈敏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它以散粒(基於量子)和熱雜訊的形式提供統計擾動。它還引入了暗電流(可以看作是直流雜訊),並且具有定義的回應度(一種測量每單位功率輸入獲得多少電輸出),其取決於入射光的波長和感測器的材料特性以及物理設計。 除了這些效應之外,由於存在結電容並且需要連接到負載電阻器來測量接收信號,所以光電檢測器還表現出頻率依賴性的傳遞函數(在這個分析中,假定傳遞函數是理想的)。
以下四個示例演示如何設置和測量(使用OptiSystem)PIN和APD強度調製直接檢測(IM-DD)系統的接收機靈敏度,特別是:
量子受限理想PIN光電探測器
熱雜訊受限PIN光電探測器
熱雜訊和散粒雜訊APD的性能
具有光學前置放大的PIN光電探測器
本案例的參考文件是: PIN and APD Receiver Sensitivity Analysis Version 1_0 24 Jan 17.osd.
1.理想光電探測器(PIN)
測試配置如下:位元速率:10 Gb / s; 波長= 1550nm; PIN回應度:1 A / W; 暗電流= 0 nA; 序列長度= 1048576。
由於接收機是理想的,它的唯一噪音源是PIN散粒(量子)雜訊 - 熱雜訊已被禁用。 當預期的邏輯1(ON信號)看不到光子(泊松統計)時,接收機將發出錯誤。 資料恢復元件的絕對閾值設置為1E-12以驗證此條件。
實現給定BER所需的光子/位的最小數量可以計算如下:BER = 1/2 * exp(-2 * N)其中N是每位元的光子的平均數。 對於下面的例子,衰減器設置為58.1 dB(平均光子每位≈6)。 所得到的期望量子限制性能是LOG(BER)= -5.51。
對於下面的模擬運行,BER測試集顯示檢測到三個誤碼(LOG(BER)= -5.54)
參考:L. Kazovsky,S.Benedetto,A. Willner,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Artech House(1996),pp.299-200。

圖1:理想光電接收機(PIN)
2.熱雜訊受限PIN
在本例中,PIN光電二極體(Q = 7,BER = 1E-12)的接收靈敏度基於以下配置確定:位元速率:100 Mb / s; 波長= 1550nm; 負載電阻:100歐姆; 溫度= 300K; PIN回應度:0.95 A / W
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噪音源是PIN熱雜訊(熱雜訊電流= 91 nA)。 所需的接收機靈敏度約為-31.7 dBm。
注意:在參考中,負載電阻設置為200歐姆。 作為額外的放大器,REF(包括電後置放大器的模型)中包含3 dB的雜訊係數,我們將負載電阻降低到100,以將雜訊係數增加2倍。
參考: Keiser, Ger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4th Ed., Tata McGraw Hill, 2008 (pp 261-262)

圖2:熱雜訊受限(PIN)
組件腳本功能可用於執行自訂計算和結果。 如果需要,可以訪問設計圖上任何元件的參數或結果,並將其用作計算的輸入。
下面的VBScript與PIN組件相關聯。 首先計算接收信號Q,然後基於目標Q(也可以使用測量的Q)來計算接收機靈敏度。
要訪問元件腳本,請按右鍵元件,然後從下拉式功能表中選擇元件腳本

圖2.1.熱雜訊限制(PIN)
3.熱/雜訊散粒雜訊(APD)
在本例中,APD光電二極體(Q = 7,BER = 1e-12)的接收靈敏度是根據以下配置確定的:位元速率:100Mb / s; 波長= 1550nm; 負載電阻:100歐姆; 溫度= 300K; PIN回應度:0.95 A / W; 增益(M)= 10; F(M)= 5。
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噪音源仍然是APD熱雜訊(熱雜訊電流= 100 nA),但是由於APD增益和因數導致散粒雜訊增加(散粒雜訊電流= 21 nA)。 然而,與PIN模式相比,信號也經歷增益,整體性能得到改善(所需的接收機靈敏度約為-42dBm)。
注意:在參考中,負載電阻設置為200歐姆。 作為額外的放大器,REF(包括電後置放大器的模型)中包含3 dB的雜訊係數,我們將負載電阻降低到100,以將雜訊係數增加兩倍。
參考: Keiser, Ger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4th Ed., Tata McGraw Hill, 2008 (pp 261-262)

圖3.熱雜訊散粒雜訊(APD)
4.帶有前置放大器的PIN
在本例中,PIN光電二極體與前置放大器(Q = 7,BER = 1e-12)的接收靈敏度基於以下配置進行建模:位元速率:100 Mb / s; 波長= 1550nm(193.4145THz); OA增益= 30dB; OA_NF = 4 dB; 光濾波器BW =位元速率* 2; PIN回應度:0.95 A / W; 接收機BW =位元速率
在這種情況下,主噪音源被假定為信號ASE拍頻雜訊(因為我們在OA之後應用通道濾波器,ASE-ASE拍頻雜訊可以被忽略)。
熱雜訊也被忽略,但是通常會在接收機的光功率低(小於1mW)的情況下惡化。
接收機靈敏度計算如下: RcvrSenPwr = NFLinear*h*Freq*RxBW*(Q^2 + Q(rf-0.5)^0.5
參考: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OPT428), slides 280-282, Govind P. Agrawal, Institute of Optic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ochester, NY 14627 (http://www.optics.rochester.edu/users/gpa/opt428c.pdf - Accessed 9 Jan 2017)

圖4.光前置放大器(PIN)
下面的VBScript與PIN組件(佈局:光學前置放大器(PIN))相關聯。 光學靈敏度計算方式有三種:光子每位,功率(W),功率(dBm)
頻寬比(rf)定義了濾波器頻寬與電接收機頻寬的比率(保持該比率低有助於提高接收機靈敏度)。

圖4.1.光前置放大器(PIN)
|
|
|
|